王向阳:进村入户服务三农 不忘初心当好参谋

发布日期:2019-01-31 浏览次数:3572

  2007年春天,我光荣地成为“安徽省劳动模范”。记得在全省劳模表彰大会上,时任省委书记郭金龙做重要讲话,他称赞劳模“不愧为时代的精英、民族的脊梁,不愧为人民的功臣、社会的楷模”。这是我有生以来得到的最高评价。从那以后,省委书记的声音时时萦绕耳边,催我奋进,教我创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乐于服务。十几年来,在县农委的领导下,在县总工会的关怀下,立足本职工作,坚持深入农村、农户、农田,调查研究农业热点和难点问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农业新技术,指导科学种田,提供产销信息,增强对“三农”的感情,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工作中不忘初心,开展调研学习,及时归纳提炼,建言献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当好参谋。

  1、服务科技创新搞试验。每年都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农药的田间药效和残留试验,为当地农业生产筛选新农药,也为新农药的登记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全国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骨干,在我县建设三个示范基地,开展小麦绿色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按时观察记载,掌握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工作中体现自身的技术价值。

  2、服务经营主体促增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生产的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渴望农技人员给予帮助指导。他们遇到问题经常向我电话咨询,我尽其所学详细解答,遇到不懂或一时拿不准的问题,查阅资料,向同行请教,向专家请教,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很多时候还应他们的邀请深入生产基地现场指导。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3、服务生产发展做推广。2002年以来,我县连续实施国家科技入户项目、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全县所有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每人对接指导10个科技示范户,近两年还增加2个贫困户。我一直都是我县的首席专家,肩负着组织专家组对技术指导员开展培训的任务,每年召开专家组座谈会,围绕农业生产新技术、扶贫攻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主题,结合行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为使培训有针对性,我经常深入基层与科技示范户、贫困户和基层干部密切交流,分析问题,研究发展对策,确定培训主题,每次培训都能让全县农技人员有新的收获,把实用技术通过技术指导员放大推广,实现了“技术人员直接入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本人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技术指导员标兵,工作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4、服务理论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丰富理论是我多年的习惯。平时把积累的试验数据研究分析,撰写大量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近十年来在《中国植保导刊》、《植物保护》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起草安徽省地方标准13个,有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全国植保科技奖三等奖,工作中体现自身的理论价值。

  5、服务农业教育育新人。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课外实习指导老师,每年都指导3—5名本科生开展生产实习,其中多人评为优秀实习生,萧县实习点也多次评为优秀实习点。还与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先后指导培育6名硕士研究生,2016年我被安徽农业大学学位委员会聘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工作中体现自身的教育价值。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工作者,要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上,切实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坚持经常到农村去,到农民家里去,在服务“三农”事业发展中广学博才,补齐短板,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为领导指挥农业生产当好参谋,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把自己锻炼成能干、能写、能讲,单位干部职工认可、农民赞誉的优秀农业人才。